“本官要回长安了,将来在中枢衙门为官,也用不到护卫。”
郑叔清沉吟片刻说道。
那位僚人族长明显的脸色黯淡了许多。
“但是这一位。”
郑叔清指了指方重勇说道:“他的父亲乃是朝廷的监察御史,官很大,很需要身边有人使用。你们看这样行不行……”
说到这里,他对着方重勇使了个眼色,示意对方答应下来。
僚人的随从,跟普通汉民相比固然有很多缺陷,但是,也有一个旁人都比不了的优势:人际关系极为简单!
这里的客商经常请僚人为护卫和向导,就是担心人生地不熟,被心怀不轨者杀人越货!僚人就算想杀人越货,他们也没有渠道可以销赃!僚人圈子里面也很注意这种事情,刻意的避开这些矛盾冲突。
方重勇略微沉吟片刻,心中顿时了然。他现在身无长物,一个半大孩子,实在是随随便便就能被人给控制住了。方来鹊勇则勇矣,忠心是没问题,但实在是傻得可爱,关键时刻不顶半点用。
离开夔州在即,自己身边确实需要一个人际关系简单的人作为贴身护卫。这位僚人少年也算是有“救命之恩”的,还是收为己用比较好。
方重勇微微点头道:“以后就跟着我吧,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阿段。”
那位箭术精湛的僚人少年沉声说道。
第20章 鲜血染官袍
方重勇有信心,王德福一定还会回夔州的。
因为,唐朝人喝酒,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,日常几乎是无酒不欢!
过节一定要喝,平时也要喝点。高兴的时候要喝,不高兴更要喝!
适合他们口味的酒,就一定不愁销量。这也是方重勇不去搞什么蒸馏酒,搞什么烧刀子的重要原因。度数太高的酒,成本也很高,弄出十几度的曲酒,就已经可以拿出来浪了,没必要搞什么四五十度的那种烧酒。
唐朝人口味偏甜,喜欢甜酒,有时候如果酒不甜,甚至还要加糖(不是白砂糖)。
色泽鲜红清亮,口感柔滑又带着甜味的红曲酒,很容易受到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追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