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平常,但慢慢的,情况就开始变得画风歪斜起来。
后来方重勇在沙州通过长期观察经济流通后才发现,沙州府衙签订的贷款票据,在当地已经无形中成为了某种大宗交易“货币”,持有官府借贷契约的胡商,在私下交易的时候,另立契约进行交易。
这跟官府借贷时的初衷大相径庭!
变相成为了方重勇前世,人们耳熟能详的“以债为锚”!
债券可以用来换粮,亦可以用来换丝绸,只需要到契约到期的时候,拿着债券的一方来沙州府衙里面还账就行了。
沙州官府因为长久以来的正常放贷,保证了债券的信用。
到后来,甚至某个胡商因为周转困难,便可以拿着快到期的短期债,在商业行会的担保下,付出一定财帛或者交易条件后,找人置换长期债。
债券在某个范围有限的区域,取代了携带不便的绢帛与粮食,变相成为了一种货币。
这其实离电报电话出现之前的近代银行体系,也就只差一步而已。
当年方重勇本人就亲笔签署过不少大数额的债务契约,对民间的运作模式知之甚详。
而那些欠债不还的人,最后在物理上消失了。茫茫沙漠之中,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,死个人埋个骨,太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以债为锚的核心,就是用债务作为“质押品”去创造“货币”。而以债为锚的关键在于,这种债务关系是安全的,债券到期后可以正常兑换。
它需要两件东西保驾护航,其一是强大的军队可以保证收账,物理消灭赖账的人;其二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确保还账。
恰好,天宝年间的大唐,这两样东西河西都有!凉州边军实力强大,就算没钱,也可以借大唐的势。
事实上,玩这一套只需要“财富预期”,而并不需要真正的财富。
跟银行挤兑原理一样,只要不是所有人一起来取款,那么银行总可以应付日常业务。只要大唐还有一天强势,那么这个游戏就可以接着玩下去。
是时候给大唐人民来一点小小的金融震撼了。
方重勇暗暗想道,他毫不犹豫在大纸上写下了“以债为锚”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!
至于这一招可以玩多久,他哪里顾得上那么多。
人生短短数十年,要是不这么玩,只怕一个月都混不下去,剩下几十年咋办?
甭管那么多,莽一把再说!
方重勇决定这把先梭哈了。
第254章 你是自愿为圣人分忧,还是被毒打后为圣人分忧?
鉴查院衙门里,郑叔清坐在书案前,看着自己手中的那一份名单,心中一点也不敢大意。
虽说这次的计划十拿九稳,但在债券没有卖完之前,一切皆有可能!
过去两天,郑叔清已经把网撒下去了。
但凡名单上赫然在列的人物,其家中子弟,都有被揪住小辫子,被他威胁要罢官或免除爵位的。
这次郑叔清办事办得可谓是“铁面无私”,连罚款的罚单都不开了,直接一撸到底。
反正一句话:只要你不来找我,那你家孩子不死也脱层皮。
郑叔清相信很快就会有官员或者宗室勋贵上门来,请求自己“高抬贵手”的。
“郑御史靠着手中这份名单,就能说服那些不肯出钱的人购买债券吗?
下官感觉,那些人应该没有这么好说话啊。”
坐在隔壁桌案,被基哥借调过来办公的刘晏,有些疑惑的问道。
“嘿嘿,若是管算账发债,本官不如你。
但若是玩攻心,你就远远不如本官了。
今日之内,鉴查院衙门必定被人踏平门槛,刘司曹就拭目以待吧。”
郑叔清摸着自己下巴上的长胡须,哈哈笑道。
说到办实事,郑叔清觉得自己可能不那么在行。但若是说到给基哥当狗,他绝对是专业的!
现在不过是拿捏一下百官与宗室勋贵,压根不在话下。
“郑御史啊,下官想提醒您一下。其实这种没有利息的债券,就跟直接拿钱扔水里没什么两样。
我们现在是直接从百官与宗室勋贵那里抢钱啊。”
怕郑叔清搞不清状况,刘晏一脸疑惑的好心提醒道。
将心比心,谁也不愿意把自家的钱直接扔水里啊。
而十年到期的无息债券,只要卖了,就会形成一个不会消散的“债券池”。债券到期后,用新债顶替旧债,现在这一批债券的购买人,到时候还得买,永远不可能解套!
事实上,封建时代中央政府发行债券,也不是什么新鲜操作。
光有史料记载的,便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,到后面的西汉被发扬光大。
只是无论怎么看,似乎只听说官府有发债,没听说哪个皇帝还钱的。
刘晏自幼便是神童,他自然也知道,这次就是皇帝在抢劫官僚与世家豪强的财富。